vivasun851228 发表于 2009-11-4 12:12:41

聚丙烯微孔问题

做了一些等离子体表面接枝聚丙烯的实验,遇到一些问题,实在弄不清楚,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首先我用的材料的是德国聚丙烯微孔膜,孔径大小为0.2微米左右。第一个问题是接枝后称量质量算一下接枝率,但是奇怪的是用了几种单体质量没有什么变化,就连活性比较大的丙烯酸表面接枝质量变化都不明显,可是在ATR上却有显示接上去的峰。我的膜用游标卡尺大概量了一下有0.2mm厚吧,是不是由于膜有点厚造成质量变化不明显呢。
第二个问题是从红外的峰上看接枝量最大的膜和接枝量稍小的膜测接触角,接枝量稍小的膜刚滴上水滴,由于毛细管效应水液滴迅速的几秒之内被渗透到膜里面去了用录像拍下开始的接触角也非常小,而接枝量最大的膜滴上水液滴之后在膜上保留的时间要比接枝量最大的膜长,而且开始的接触角也比较大一些。不知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我分析是不是由于接枝量最大的膜表面富集的接枝层比较厚,很多膜孔被堵上了,导致毛细管效应不明显所以水液滴在膜上保留的时间比较长呢。

davidmao 发表于 2009-11-4 17:21:41

个人观点:
    1、聚丙烯本身是拒水的,但是微孔膜不一样,有毛细效应,水在上面是可以很快透过的。
    2、你这是在表面接枝,如果质量明显变化那才奇怪。ATR一定程度上能微量分析。
    3、接触角以及水透过的快慢,是决定于水与微孔膜的接触面积,你虽然接枝的多,但水与微孔膜的接触
       面积不一定大,类似于交联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聚丙烯微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