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机带液
预防膨胀机带液的措施里有这么一条,膨胀机机前节流,请问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的是内压缩流程,这个是不是内压缩的概念呢?避免膨胀机带液根本上来说是控制膨胀机后温度。只要机后温度在液化温度以上,就肯定不会带液,所以预防带液的一切措施归根结底就是设法控制膨胀机后温度。机前节流可降低膨胀机进口压力,则机后温度必然升高,即避免了膨胀机后带液,与内压缩还是外压缩无关。
不过大部分都是通过调节膨胀机增压端回流阀来改变膨胀机进口压力,我还真没见过膨胀机前加节流阀的,这样能耗会增加啊。谁操作过这样流程的,给讲讲吧~~~ 根据工艺参数要求控制温度和压力指标就可以。另外也要关注液空液位,防止液空倒灌至膨胀机出口管线! 控制膨胀机机前温度和压力,一个是增压端的回流还有是导叶控制压力!再有就是换热器分中抽和底抽控制温度!进而保障机后温度,使膨胀机不带液。 膨胀机带液说白了就是冷量不够的时候依靠降低膨胀机入口温度达到降低制冷剂温度的目的啊 膨胀机带液说白了就是冷量不够的时候依靠降低膨胀机入口温度达到降低制冷剂温度的目的是出现的温度过低带液啊 一般只要调节膨胀剂开度就可以控制制冷量,再根据不同的规格的塔压控制膨胀机出口温度就成了。 所谓“机前节流”即入口喷嘴节流,现在的膨胀机基本上都是带喷嘴的,即反动式膨胀机。
膨胀空气在喷嘴处节流,在叶轮处膨胀。
控制了喷嘴开度,即控制了喷嘴压力,即可控制叶轮膨胀比。
这与膨胀机为“低压”还是“中压”无关。 我们这的流程是膨胀机出口带一个气液分离器,目的之一可能就是防止液空进入膨胀进入口,膨胀机带液就是因为膨胀机入口温度低使得出口温度达到了空气液化温度,所以防止带液要控制好高压换热器的温度,防止入口温度过低,还有就是通过回流阀和喷嘴开度来调整膨胀机入口压力。 降低机后压力提高机前温度
在上塔与机后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出口温度控制在—182度以上是安全的
利用机前截流或上中抽控制 上中抽不要开太大以免住换热器过冷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