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我没文化 发表于 2014-1-23 02:1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我们的机组没有这个测点,想问一下,孔板安装在冷箱内还是冷箱外?
是在冷箱内,从冷箱引出两根导压管接变送器,这条管线长大概长3~4米。液氮液氧产品流量计引出导压管接变送器之间都只有1米多距离
附两张图
https://bbs.hcbbs.com/data/attachment/image/001/00/05/33_200_200.jpg
https://bbs.hcbbs.com/data/attachment/image/001/00/05/34_200_200.jpg
本帖最后由 哥我没文化 于 2014-1-27 22:52 编辑
peng9699 发表于 2014-1-26 22:0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是在冷箱内,从冷箱引出两根导压管接变送器,这条管线长大概长3~4米。液氮液氧产品流量计引出导压管接变送 ...
楼主,你说的这个现象,原因不太好确定。这也是空分搞仪表比较头疼的问题:取压点在冷箱内。
那我们就从仪表的测量原理入手,结合冷箱内环境特点来说说。
围绕着空分冷箱的流量测量,不论气体或低温液体,大多使用标准孔板作为测量原件,也就是说,是利用孔板前后差压来测量流量。对于气体流量,在保证从取压点到变送器的取压管路密闭性的同时,还要保证取压管路内的气体不被液化,因此,冷箱内取压管路的敷设要遵循一些基本要求,如为了补偿热胀冷缩的弯管设在什么位置,弯头朝向;为了防止管路内出现的液体影响测量,管路的敷设角度;为了防止气体被液化,管路敷设路径的要求及特殊情况下管路的绝热措施等等。
而对于液相取压管路,其敷设方法又有其特点。如出冷箱位置的高度同取压点位置的高度间的问题;如何保证液体稳定汽化的问题;管路敷设角度的问题;管路敷设路径的问题等等。
我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觉得没有说到实际问题,但没有办法,这就是实际问题。虽说设计院有设计规范,施工方有施工规范,但还是会出问题,有一些问题可能是设计、施工造成的,有一些可能就是设备运行后,冷箱内情况发生变化,超出了设计预想情况造成的。所以,判断分析这样的问题,你心里必须对这一整套东东有详细的了解和认识。
下面,说一些实际的问题。
1.这两根液相取压管路在冷箱内是否设置了专门的汽化装置(气体伴热管或电加热器)?现在是否能正常工作?
2.变送器所测得的流量值是否稳定(不论是3000或1900)?如果波动,如何波动?
3.冷箱内是否有其他异常现象?如异常的跑冷等等。
说到底,这个流量的测量,就是对压差的测量,因为是液相管路,所以要求从孔板取压点到冷箱壁,管路内液体要逐步、稳定汽化,不允许出现气体段封装液体的现象。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必然会使压力的传递出现误差,直接出现不真实的测量结果。
你们这个现象,流量会因为日间和夜间气温的差异,造成测量结果相差这么多,必然是因为冷箱内液相取压管路内液体的汽化出了问题造成的。
正常角度讲,这几度环境温差对冷箱内测量管路内液体的汽化不应该有如此大的影响。但要考虑一下以下情况:
1.伴热出了问题(如果有);
2.冷箱内有异常跑冷(泄露);
3.由于运行过程中,保温材料的下沉,造成冷箱内仪表管路的变形或敷设路径、角度发生变化,使其内液体正常的汽化发生问题。
以上这些猜测的情况,都可能使管路内液体的汽化不正常。在日间气温高时,环境温度提供的热量,抵消了这部分不正常;夜间温度下降,环境温度提供的热量不足以抵消这些异常因素,管路不能够传递真实压力,测量结果出现误差。
我们都在空分这行工作,知道这样的问题不好处理。有时即便真有扒砂检修的机会,都不见得能找到或确定问题的真正原因(当然,问题是可以处理掉的,原因不一定能确定)
楼主,如果这个现象是现在(冬天)发生的,不妨夏天再看看,也许夏天的昼夜温度可以使管路远离这个临界点,保证稳定汽化。
最后说一句,以上的分析只针对于冷箱内仪表管路的异常。对于3000或1900是否准确及冷箱外仪表部分是否正常,你们要另行考虑。 可能是湿气较大,天气变冷结冰使得孔板变小 楼主真是太敬业了······学习啦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