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 发表于 2010-10-5 10:27:13

特性粘度相关知识

本帖最后由 耕耘者 于 2011-12-11 00:44 编辑
特性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有资料说“日本东丽公司的纺丝液的特性粘度控制在16.9-17.1的范围内,可稳定连续纺丝。”请问:特性粘度的单位是什么?其数值是怎么计算得来的?谢谢。

蝴蝶承诺 发表于 2011-12-10 22:39:52

最近一直在找关于淀粉特性粘度的资料,溶剂是二甲基亚砜,谁手上有料呀??

耕耘者 发表于 2011-12-11 00:36:51

特性粘数
基本概念:特性粘数,单位质量的高分子在溶液中所占体积的大小。
计算方法:
高分子
溶液的粘数在无限稀释情况下的极限值,用[η]表示:
  η—ηo
  c o ηoc
  特性粘数的单位为:dl/g,或者ml/g
  特性粘数(intrinsic viscosity )[η]是高聚物溶液粘度的最常用的表示方法。定义为当高聚物溶液浓度趋于零时的“比浓粘度”(ηspc )或比浓对数粘度(lnηrc ),即:
  limc→0ηspC=limc→0lnηrC=[η](3)
  此式表示单个分子对溶液粘度的贡献,它反映高聚物特性的粘度,其值不随浓度而变。
字母注释:
c 为浓度,早年是用“百分浓度”即“g/100ml”为计量单位,常写作“g/dl”(克/分升)。国内外书刊大多采用这一单位。但在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中已将“c”定为物质的量浓度的符号,单位为“mol/m3”,常用单位是“mol/L”,物质的量浓度简称为“浓度”。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已经删除了”百分浓度”这一标度。“g/100ml”可以改用国标中“质量浓度”来表示,常用的单位为“g/L”或“mg/L、μg/L” 等。规定分母“L”不能变动,分子可以扩大或缩小。质量浓度的量的符号是ρ。若质量浓度ρ用kg/L为单位, 的量纲则为质量浓度的倒数,单位为“L/kg”(升/公斤)。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3)式中的c为“g/ml”,那么 的单位应为“ml/g”,但这不符合国标的要求,质量浓度必须将“g/ml”改为“kg/L”才符合要求。“ml/g”改为“L/kg”后,其数值不改变。中国药典1995、2000、2005年版对 的单位没有给出是不妥当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主编的《中国药品检验操作规程2000年版》266页”用乌氏粘度计测定特性粘数”项下举例,也没有给出单位。199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低分子右旋糖酐40特性粘数为16.0~19.0,应改为16.0~19.0 L/kg;第十五改正版日本药局方,在右旋糖酐40特性粘数项下,规定为0.16~0.19,也没有给出单位,但在粘度测定法中,给出了特性粘数的单位为“dL/g”。两本药典因单位不同,数值相差100倍,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dl/g即100ml/g

耕耘者 发表于 2011-12-11 00:41:29

影响因素:
K ——黏度常数,与高分子在溶液中的形状和链的两个特性参数(链段长度、结构单元长度)有关 ,随着分子量和温度的增加略有减小;
a——扩张因子,与溶液中聚合物分子的形态有关. 主要取决于高分子线团在溶剂中舒展的程度,大小取决于高分子本质和测定的浓度,一般介于0.5~1.0之间,良溶剂中,是线性的柔性高分子,   a大,接近0.8,不良溶剂中,a小于0.5,
在一定温度时,对给定的聚合物-溶剂体系,一定的分子量范围内K、α值可从有关手册中查到,或采用几个标准试样进行确定,标准试样的分子量由绝对方法(如渗透压和光散射法等)确定。

耕耘者 发表于 2011-12-11 00:44:13

回复 1# 丹阳
    特性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你详细说明具体物质的特性粘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特性粘度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