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e2004 发表于 2012-12-29 14:19:07

影响注塑加工工艺因素

塑件特性成型时熔融料与型腔表面接触外层立即冷却形成低密度的固态外壳。由于塑料的导热性差,使塑件内层缓慢冷却而形成收缩大的高密度固态层。所以壁厚、冷却慢、高密度层厚的则收缩大。另外,有无嵌件及嵌件布局、数量都直接影响料流方向,密度分布及收缩阻力大小等,所以塑件的特性对收缩大小、方向性影响较大。
进料口形式、尺寸、分布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料流方向、密度分布、保压补缩作用及成型时间。直接进料口、进料口截面大(尤其截面较厚的)则收缩小但方向性大,进料口宽及长度短的则方向性小。距进料口近的或与料流方向平行的则收缩大。
仔细观察PP试样在工艺条件组合下的注射情况可以发现,整个制品的收缩率为1%-3%,而这种收缩由三部分构成,即浇口凝固前的收缩、冷却收缩和脱模后的自由收缩。
影响注塑加工工艺因素1:浇口凝固前的制品收缩
北京塑料制品加工厂的实验员发现PP制品在浇口凝固前的收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熔体的补偿能力。物料一进入模具内,由于此时模具温度较低,熔体温度急速下降,而熔体的密度和粘度在不断提高。熔体的补偿能力取决于保压压力的大小,以及在该压力下将熔体继续向模内传递的整个充模时间。这一过程要一直持续到浇口凝固并封闭为止。因此可以认为,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与这一阶段的收缩关系极大,若保压压力大,保压时间长,则制品的收缩率相对较低。
影响注塑加工工艺因素2:
冷却过程中的制品收缩从浇口开始凝固直至脱模的整个阶段为冷却阶段。此阶段再无其它新的熔体进入模腔,PP制品的件重和密度不再变化。
冷却过程中,制品的收缩与模具温度及冷却速率、冷却时间有关,冷却速度快,制品来不及松弛,收缩率可能较小;如果模具温度高,冷却速度慢,分子有充分的松驰时间,收缩率就可能增大。
影响注塑件加工因素3:
脱模后制品的自由收缩脱模后的PP制品需在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这是因为脱模后的制品还有一个自由收缩的过程。如果工艺条件设置不当,此段时间内还可能发生一些自然应力释放后的变形。
因此,塑联塑料得出结论:从制品测得的总收缩量是以上三部分之和。塑料材料产生收缩是正常的,但如何控制和掌握制品收缩与影响注塑加工工艺因素的关系是一项较复杂的研究课题,必须从影响制品收缩率的工艺因素来进行分析研究
更多请看 http://www.topjoychem.com

louie2004 发表于 2013-1-15 11:17:07

这么久了还没有人回

wangxinnan_126 发表于 2013-1-15 16:50:51

哥们,这是PVC生产论坛,你所问的是加工方面的事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影响注塑加工工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