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转酸的发展前景
就现在的煤化工尾气净化中的硫回收方法主要有:clinsulf,CLAUS,SUPERCLAUS,壳牌的shell等等,都是把尾气中的硫化氢等硫化物转化成硫磺的,但这些工艺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如:投资大,尾气硫超标不能达到环保要求等。尾气带硫严重等问题。现在尾气转酸的工艺我了解到的主要是丹麦的托普索公司的WSA酸性气脱硫后转化成硫酸的工艺,在现在的很多硫酸生产中,有很多是硫磺转酸的,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尾气转酸上而不是对现有转硫磺工艺做重大优化,期待大家讨论。附:同等处理能力的转硫磺工艺投资大于转硫酸工艺。论坛中有这方面的贴子,可以去看看。
相关链接:
如何避免硫回收尾气携带硫磺颗粒的问题?
https://bbs.hcbbs.com/thread-106172-1-1.html
丹麦托普索公司WSA技术资料(酸性气制硫酸)
https://bbs.hcbbs.com/thread-73971-1-6.html
托普索硫酸工艺
https://bbs.hcbbs.com/thread-59104-1-1.html
用于低含硫气体处理的托普索WSA工艺2007-3-1
https://bbs.hcbbs.com/thread-48594-1-77.html 尾气制酸途径较之转成硫磺(再转成酸)要短,能耗也具有优势。 尾气制酸途径较之转成硫磺(再转成酸)要短,能耗也具有优势。这是不可质疑的,不只是这些,在投资和操作方面,酸性气制酸都优于酸性气制硫磺,请教楼上,酸对设备的腐蚀相当严重,请问在制酸厂怎样才使这方面的腐蚀减到最小? 这主要是通过防腐蚀材料的合理选用,以及酸浓控制来实现。
如干吸酸浓要控制稳定,避开强腐蚀区,以及采取阳极保护技术等。
硫酸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设备、土建结构和管道的防腐,这对硫酸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WSA流程除转化器和部分高温管采用不锈钢外,其余采用的主要是碳钢和低合金钢。由于第一台换热器的温度较低,换热管选用玻璃,与湿硫酸蒸汽接触的部位采用聚四氟乙烯衬里作为保护层。WSA冷凝器为管壳式冷却器,管子也采用特殊的耐热、耐酸玻璃,进口气室采用乙烯基树脂衬里,管板衬聚四氟乙烯作为保护层同时起到密封的作用。 感谢俩位版主提供的帮助。我会马上借鉴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