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 发表于 2007-11-22 15:17:23

南化集团研究院的圆筒除雾器用得怎样?

我厂硫酸Ⅲ系统一吸塔使用的是江苏新宏大的纤维烛式圆筒除雾器,在一年的质保期内尚未出现大的问题。在使用期达1.5年左右,发现元件穿滤较为严重。
新宏大纤维除雾元件是用很多“短节”拼起来的,一旦纤维收缩的话,必然产生缝隙! 由于我厂净化指标差,纤维元件尚未吊出清洗过,也未能证实上述疑点。
有没有使用南化集团研究院的圆筒除雾器的?用得怎样?

zhangwenxing 发表于 2007-11-23 09:16:47

是的,新宏大的除雾器是由较多的短的除雾元件压制而成的。但从云南几套硫酸装置的运行来看,未见有收缩裂缝的报道。我公司在06年由于2#省煤器泄漏,发生一次爆炸事故,致使一吸塔原MEC公司的30件ES型纤维除雾器全部损坏,考虑到供货周期,采购了南化研究院的除雾器。运行后厂家实测数据总除雾效率只有72.3%。分级除雾效率由于无法测定酸雾粒径没有测算。阻力与原除雾器基本相同。我个人的看法一吸塔最好采用进口的除雾元件,虽然价格高一些。

弹指 发表于 2007-11-23 12:00:54

感谢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qingzz1965 发表于 2007-11-24 00:54:25

除雾效率的问题我个人的意见最好是综合考虑一下.也并非越高越好.生产中要考虑是否在换热器中产生冷凝酸?是否影响二吸的吸收率?好象目前行业中也没定除雾率的指标.除雾率高一些肯定要好,但同样系统阻力也会增加不少.不知道现在用金属丝网的除雾效率怎么样?这个问题不妨请大家探讨一下.尤其是生产系统的同志可以在各自的装置中做点工作,做个综合评定.

Robin_wang 发表于 2007-11-26 19:51:47

除雾效率应该还是越高越好,一个是节约资源,更重要的是环保要求。
MECS的ES型除雾器采用机器按一定角度缠绕,纤维缠绕较均匀。只是价格相对较高,在投资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是较好的选择。

弹指 发表于 2007-11-27 11:08:35

我厂这一次采购10只圆筒除雾器,不知道孟漠克是否有意参加比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化集团研究院的圆筒除雾器用得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