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冷水的PH原理
急冷水内部的PH与烧不烧氨没有关系。原因:在制硫燃烧炉中如果氨根本没有被分解,可以肯定,这个装置不可能长周期运行。即使氨在制硫燃烧炉里没有完全分解,其浓度达不到是急冷水PH出现变化的数量。
至于急冷水需不需要注氨,理论讲是不需要的。原因不是少烧氨,而是置换作用,硫磺装置产生的水分在不停的置换急冷水内部的物质,保持PH相对的稳定。这个可以通过物料平衡基尼险那个计算,理论和实践可以得到完美的一致。。
是的,有道理! 好像一般都是显酸性时才考虑注氨,或者置换水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楼主分析的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很多烧氨不完全的装置都会出现急冷水呈碱性的情况,比如西太的硫回收装置。而且现在很多装置都拿急冷水的PH值来参考烧氨的效果。 原帖由 zhzhzh 于 2008-11-18 09:27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分析的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很多烧氨不完全的装置都会出现急冷水呈碱性的情况,比如西太的硫回收装置。而且现在很多装置都拿急冷水的PH值来参考烧氨的效果。
烧氨的效果难道不能通过对过程气的分析来查看吗?还是没有完善的分析手段?用PH值参考,PH值达到多少才算烧氨效果好?
[ 本帖最后由 ronge 于 2008-11-18 21:45 编辑 ] 不烧氨的硫磺装置,急冷水PH值也应该偏碱性,在7—9;当然前提是加氢反应器操作正常。 NO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主要表现在焚烧炉,而不应该在急冷水系统。如果急冷水出现问题,只有一个问题。直流燃烧炉的混合存在问题,氧含量出现漏氧情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