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化是硫酸工业的摇篮
南化是硫酸工业的摇篮,为我国硫酸工业培养了大量人才,记得上个世纪70年代南化硫酸车间一个熄灭机操作工到苏州就当了硫酸车间主任。老年人思旧,故保守;言之有利,不要思旧!须知篮子旧了,终究是会破的,既然破了想他做啥?南化除了设计院、研究院外,硫酸行业还有专家吗? 那个熄灭机操作工姓王,后来混了个高工,都70岁了,现在还在苏州双狮上班。 南化现在是硫酸行业协会的牵头单位,但说实在的,硫酸行业协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是一年开个年会那么简单。
举一个例子,许多硫酸过程控制检测好像还没有升为行业标准,很多新型设备的设计参数仍然没有进硫酸设计手册,我们能够见到的仍然是比较传统的设备。 1929年,范旭东承办当时号称远东第一化工厂的“南京硫酸厂”,拥有侯德榜、姜圣阶等著名科技专家,至1937年,一座占地133公顷、规模为远东第一的南京硫酸厂建成投产,生产出中国首批化肥——红三角牌硫酸铵。 温故而知新,读史而明鉴。回顾硫酸工业的发展历程,认清道路,明白前进的方向,对硫酸行业的工作者是大有裨益的。 南化有廉颇老矣的感觉,不知尚能饭否? 4楼弹指的说法很好,新设备新工艺的出现就应有新的设计手册和标准的出现。 南化的失误
1上个世纪80年代上的20万吨硫磺制酸(6系统),没开几年就因硫磺涨价导致亏本而停产报废,我读大学时在那里实习的。
2上个世纪80年代上的20万吨硫铁矿制酸(7系统),由于沸腾炉电除尘(无旋风)开得不正常,也折腾了一段时间,没做到封闭酸洗,现改为25万吨硫磺制酸。
3上个世纪80年代上的24万吨磷铵,刚开车就因进口磷酸涨价导致亏本而停产,10年后改为硫基复合肥。
4上个世纪90年代上的大化肥(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当是我听南化的同学讲是引进的用沥青合成氨的,投资几十个亿,资金不够,全省人民都出钱的,我出了1000元,开车开不出后来尿素设备卖掉了,合成氨改成用煤的了。
经过如此折腾,南化元气大伤,连年亏损,但愿在新世纪里南化会交好运。 去年去过南化磷肥厂。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