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ocked.gif
附带的优点包括:
1. 可以直接处理如含H2S之类气体燃烧后的烟气,不必降温除湿再升温(所以热效率高),无污水产生。
2. 冷凝成酸,不用低温硫酸来吸收,潜热、冷凝热和稀释热不会被硫酸带走(所以热效率高),无需干吸庞大的循环水系统(当然成品酸还是需要冷却一下的)。
3. 少了n座填料塔,系统压降低,能耗低。
4. 因热效率高,可以处理极低浓度的烟气。
5. WSA-DC流程可以处理高浓度的烟气,能量利用率同样极高。
[ 本帖最后由 boqing_zh 于 2009-4-19 16:20 编辑 ] 能否介绍一下WSA-DC流程 “中石化巴陵分公司150kt/a硫酸装置”
似乎没听说他们有直接冷凝成酸的冷凝器的,150kt/a的规模,冷凝器会很庞大的。
好像他们采用的是普通的流程,只不过一段进口烟气里面有H2S燃烧产生的水,所以在前三段采用了湿法的催化剂而已。经过一吸塔后的气体是干燥的,因此,二转就用普通的催化剂了。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WSA工艺也不能处理极低浓度的烟气,热量不能平衡,床层不能自热,需要补热,株冶在烟气浓度低时就要烧柴油。 我也不太清楚呀。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等知道的时候一定介绍的。
上面11楼弹指不是说见过介绍的吗?还是先请他介绍一下吧。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 本帖最后由 boqing_zh 于 2009-4-19 16:33 编辑 ] 他们有直接冷凝成酸的冷凝器
[ 本帖最后由 txglyl 于 2009-4-19 16:39 编辑 ] 株冶的情况好像确实如此。
不过这要看这个“极低浓度”怎么定义的了。像株冶的2.8%左右的SO2浓度对于普通的流程来说还是极低的吧?
但如果有人一定要说ppm级的才是极低的浓度,那就算我上面说错了。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那他们的烟酸塔是与冷凝器并列的啰?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ocked.gif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