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触媒的厂家的选择
国产触媒哪一家的质量较好一些?自己搜索一下,论坛里有这方面的讨论 催化剂的质量首先是载体硅藻土的质量,山东临朐硅藻土是优质的制造钒触媒的原料,指示由于在其矿床发现了三叶草的古生物化石,限制开采。国内的较大的催化剂生产厂只能部分采用。现在开封、南长城的钒催化剂好像不错。 本帖最后由 弹指 于 2009-12-30 08:51 编辑
应该说国内有些催化剂厂家生产线的装备水平还是不错的,但由于有效的催化剂活性评价的缺失,加上对现代高强度接触法转化工艺缺少了解,目前国产催化剂在国内大中型装置上用得还不多.
有观点认为:专业催化剂生产厂家生产的催化剂应该更好,其实国内钒催化剂生产厂家大多数为专业厂家,为什么钒催化剂在工业装置上表现不尽如人意呢?弹指认为:长期的闭门造车、没有跟踪工艺技术的发展是专业催化剂生产厂家极容易陷入的一个窘境。
闭门造车不但**内厂家容易陷入的窘境,也有国外厂家在这方面走过弯路。举个例子:弹指很早就了解到有催化剂专业厂商研发了堆重为340-365kg/m3的催化剂,但一直未见应用的相关报导。最近弹指与业内专家就此讨论时认为原因不在于产品而在于工艺,分析如下:
1、催化剂堆重与抗粉化能力的关系是此消彼涨的平衡关系,催化剂堆重过低,意味着催化剂容易粉化,耐受力下降,操作上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催化剂大面积粉化的严重后果。
2、催化剂堆重低,在同样装填高度时压降会下降,从工艺角度来讲,转化器每层必须要有一定的压降以维持床层的气流分布。堆重过低,同样的装填高度下压降往往满足不了床层的气流分布要求。而催化剂市场竞争激烈,生产低堆重的催化剂厂家又不愿意增加装填量来满足床层的气流分布要求。
最近弹指了解到,在“3+2”五段转化上,当采用低堆重的催化剂时,装填量反而上升。曾经在西南地区某3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3+2”两转两吸,初始装填量160m3,开车后发现总转不达标,后来加了70m3以满足床层的气流分布要求。
上述案例对于国内催化剂生产厂家也有借鉴意义。 谢谢,感谢大家提供的意见 从使用来看,国产厂家的催化剂活性差别并不大,相对有几家稍好!现在硫酸生产企业选择谁家钒催化剂(国产)产品已是头痛的一件事! 国内钒触媒厂家使用进口硅藻土已经不是新闻。弹指听在催化剂厂朋友透露过,尽管是进口硅藻土,但是做成产品后性能提升并不明显,目前仍在攻关过程之中。
让我们一起期待上述攻关早日出成果! 本帖最后由 workinging 于 2010-3-8 12:29 编辑
可以找找硅藻土方面的资料看一看,世界上优质硅藻土的分布区域。 本帖最后由 zhangdianqi 于 2010-3-24 21:15 编辑
美国进口硅藻土是吉林临江建的工厂 叫 赛利特 原料就是东北土 东北土做硫酸触媒载体本身就有缺陷 用美国的土 只能是比其他厂家的硅藻土好一点 好载体还得用酸处理后山东临朐土 可惜现在临朐出来的土质量也没保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