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3+1的流程选用进口触媒可将转化率提高至99.85%以上,这样外排应基本可达标,不过开停车时还难保证。 看来尾气脱硫大有可为啦 说句实话,目前很多硫酸企业都是超标排放的 就算达标,很多也只是间断型达标。 12楼phz:四五年以后的触媒还能保证如此高的转化率吗?总不能每年大量更换触媒吧,那样是否成本太高了?还是上尾气回收装置划算呢。这要做成本分析才能决定吧。 经硫酸年会确认新标准自2013年1月1号正式执行,对老企业有两年的整改期,但从2010年10月份开始新建硫酸项目必须执行新排放标准。 新老标准一年全国不知能减少多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本人偷懒,不想算了,有兴趣的可以算一下),与燃煤相比,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又相差多少?但是,对国内催化剂产业带来多少影响?新标准的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交易?对于尾吸,那应该是一个负担,一年收不了多少下来,但运行成本要增加不少。 搞半天你们硫酸生产都不用尾吸的啊 本人2004年就说当心硫磺第二次暴涨的风险,有几个人听了,2008年,硫酸企业巨亏百亿,
2004年,本人说了转化要4+1或3+2,许多企业还是3+1,进口触媒也是不达标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