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 发表于 2010-2-25 20:56:00

国内低温热回收除雾器是否已经比较成熟了?

论坛游子 发表于 2010-2-26 07:41:12

江苏这一家公司原一吸塔配套的是老美的普通除雾器,不是低温回收专用,不知道是否会没有问题?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据说山东“三合一”已经全部正常了,酸雾已经解决了,不知是否有朋友知道具体情况?

shenxirong2006 发表于 2010-2-26 07:59:27

9# beiyue呵呵,这个真不好讲!
shenxirong2006 发表于 2010-2-26 07:4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0万吨/年HRS投资行情,进口的大约3000万,国产的2000万。

beiyue 发表于 2010-2-26 08:16:35

江苏这一家公司原一吸塔配套的是老美的普通除雾器,不是低温回收专用,不知道是否会没有问题?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据说山东“三合一”已经全部正常了,酸雾已经解决了,不知是否有朋友知道具体情况?
shenxirong2006 发表于 2010-2-26 11:5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偶参观过忠盛的DWHS,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次交流,并参观了DWHS设备制作工厂;
偶也参观了孟莫克的HRS,并与孟莫克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技术交流(但有一张保密协议限制不能多说)。
说心里话,感觉二者从设计理念,到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装置的配置和装置的质量,差距还真不小。
打个不太合适的比方,有点象F-16与歼十的关系。
二者间的价格差还是比较大的,是不是值,我想还是让我们的各位企业家作判断。

beiyue 发表于 2010-2-26 11:50:31

15# beiyue
不知道这位仁兄对于F-16与歼-10的性能了解有多深?你如此类比可能表明你对DWHS与HRS也不甚了了。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ongue.gif

boqing_zh 发表于 2010-2-26 19:27:58

二者的可靠性从工艺配置上可见一斑,一个是嵌入式设计,取代一吸塔(即同时取代循环酸系统及配套循环水系统等);一个是采取冗余设计,以保证随时能够切成常规流程。
现在有的用户很厉害,在签协议时提出HRS系统开车率,并纳入考核。

弹指 发表于 2010-2-26 07:41:00

梦莫克自己开车还有可能保证开车率

zxg.wylton 发表于 2010-2-26 22:34:45

个人意见:国产热回收技术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取消上述冗余设计。

弹指 发表于 2010-2-26 11:50:00

如果孟山都早先就是这个价格的话,跟国产装置就很有得一拼,当然如果再降一些风向可能就会变了,个人见解。 14# beiyue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低温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