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刚 发表于 2013-2-27 21:25:01

水分还是尽量控制在小于7%,这样硫精砂的流动性会好些的,你们的硫精砂含硫多少呀?

z39916480 发表于 2013-2-28 08:01:24

42%以上。

z39916480 发表于 2013-2-28 08:02:49

原料输送流程非常长,有12条皮带,约300米。水分低了,中间输送环节粉尘太大。

姜志刚 发表于 2013-2-27 21:24:00

本帖最后由 姜志刚 于 2013-3-1 00:18 编辑
水分大于5%灰尘就很小了,把水分控制在6到8%,添加10—15%没有进增湿器的烧渣就很好开了,即降低了炉温,也防止送料系统的堵塞,20年前我们的矿源不稳定,当遇到高品位矿没有低品位的矿时就是这样干的,把入炉的品位控制在35%左右,一般的炉子的换热面积都是按35%的矿核定设计的,硫精砂的水分大于8%以后就很容易结块的,你用手抓一下,小于8%的矿抓紧松开后一震动就散了,大于8%的就不容易散的

z39916480 发表于 2013-2-28 14:05:12

受车间工艺布置限制,进增湿器的烧渣没有取料地方,原料库地方较小,干料没有配料场所。比较纠结。

裴清华 发表于 2013-2-28 16:25:34

一个下料口就够用了,可以设计断料报警器与料仓震打器联锁使用,效果也许会好些。

z39916480 发表于 2013-2-28 16:27:16

断料报警器与料仓震打器联锁使用,这个办法不错。

姜志刚 发表于 2013-3-1 00:11:36

那楼主再配置冷却水箱时就要重新核定冷却面积了,再增加些冷却面积就可以把水分降下来了,

z39916480 发表于 2014-2-9 01:35:00

有一点麻烦的是,锅炉是自然循环式的,和锅炉厂家沟通后,加大的水箱面积还是偏小。如要再加大,就要改循环管道。

一叶清茶 发表于 2013-3-1 08:15:30

一个下料口就够用,两个的话,分两个料仓还好,一个料仓容易双断料,那就波动大了,对操作影响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焙烧炉下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