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xiaolai 发表于 2009-1-11 17:47:19

生物质利用过程中的适应原则

  我们总是讨论技术上的问题,却忽略了技术的应用必须和生活中的实际相适应才能有实用价值。
  技术的推广必须建立在把技术分解到应用过程中的每一步,并且每一步都与生活实际相适应。
  就说秸杆的应用。那是一件大好事,好处我就不必多说了。但应把技术与秸杆的散,难于收集;而且农村的农户不集中对应运输成本相当高,农村又相当缺少能源。因而秸杆的应用就必须小规模应用,并立足于解决农村的能源问题,这才是秸杆应用的突破口。
  可设想一下,利用几个村庄的秸杆,建立一个集中供气站,先解决餐饮能源。然后利用小型电站解决农村的照明和工业用电的能源需求。如此实现农村能源问题的解决,才是当务之急,工作的重点,而且也是获利之源。如此也便正与农村现状相适应。解决掉所有问题。

ody2004 发表于 2009-1-12 08:24:08

本来就是打算小规模用的。。最大规模也就是100万吨。。

请联系站在东方 发表于 2009-1-12 13:08:07

楼主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只是一些基本的道理。比如:说在农村应用,这是大家公认的,用到大城市也不很现实。
秸秆气化的主要问题不是在那使用的问题,我觉得还是秸秆气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作为研究人员,不要本末倒置!
这只是我本人的一点浅见。

suxiaolai 发表于 2009-1-13 14:24:20

小规模是充分利用农村的散。集中供气方面把原料收集半径控制在方圆5公理之内,电能方面把原料收集半径控制在方圆50公理之内。
  年秸杆消耗控制在5万吨以下。
  成本控制在40万元以下。(方圆40公理之内)
  技术分解也应到位指把目前集中供气方式改革,具体怎么改不方便叙述。

changje4 发表于 2009-8-12 09:14:32

A good discussion!

fyhwyj 发表于 2009-8-13 14:50:24

不错的想法!!!呵呵

yytvoa 发表于 2009-8-14 10:08:53

秸秆的利用存在一个收集半径的问题,很受制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物质利用过程中的适应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