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weicheng 发表于 2010-2-10 17:50:24

统筹规划加强监管 推动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

去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中指出多晶硅“产
能已经过剩”。多晶硅一下子从一个创造财富神话的产品,变成了让人进退维谷的产品。由此可见,如何理性地思考和应对多晶硅产业的生存与发展
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丰厚利润刺激产能迅速扩张
多晶硅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按纯度要求不同,分为电子级和太阳能级。其中,用于电子级多晶硅占55%左右,太阳能级多晶硅占
45%,随着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太阳能电池对多晶硅需求量的增长速度高于半导体多晶硅的发展。世界多晶硅主要生产企业有日本的Tokuyama、三
菱、住友公司,美国的Hemlock、Asimi、SGS、MEMC公司,德国的Wacker公司等,其中Tokuyama、Hemlock、Wacker三个公司生产规模最大,年产能均
在3000~5000吨。
我国多晶硅工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期,生产厂多达20余家,由于生产技术难度大、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耗能大、成
本高,绝大部分企业亏损而相继停产和转产,到1996年仅剩下4家。进入21世纪以来,强大的需求和丰厚的利润刺激着多晶硅产业的迅速膨胀。多晶
硅现货价7年内上涨了10倍,高峰时利润率超过800%。仅在去年上半年,国内已立项的多晶硅项目超过50个,投资规模超过1300亿元,总产能超过23
万吨。
四诱因导致产业进入寒冬期
自2005年以来,世界各国信息产业和光伏产业飞速发展,作为其重要基础生产材料的多晶硅的需求随之成倍增长,供需状况的严重失衡导致其国际市
场价格暴涨,由此带来了中国多晶硅项目近乎疯狂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继而引发国内多晶硅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市场价格的迅速下滑,同时也
将多晶硅产业带入了寒冬期。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诱因:
首先,产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多晶硅作为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的主原料,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国内光伏行业发展时间较短,缺
乏整体战略规划,且产业政策不明晰、准入门槛较低,从而导致地区间、行业内盲目投资,无序发展现象较为突出。国内许多地方政府为追求眼前的
所谓“绿色”增长,在缺乏清晰战略和统筹规划的情况下,纷纷提出打造光伏太阳能、多晶硅产业园等新能源基地计划,以资源换项目、以环境换发
展,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多晶硅行业的过度投资。
其次,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多年来,IC级多晶硅、电子级多晶硅和半导体级多晶硅等高端硅材料的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国外几家大型公司手中
,其生产在我国尚处于空白阶段。但由于太阳能电池用的低等级多晶硅材料因其所需生产线规模和成本控制比较低端,从而造成了国内大批不具备核
心技术和专业人才的多晶硅投资项目在高额利润驱动和对未来预期过高的情况下,纷纷盲目上马、无序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共有四川、
陕西、河南、江苏、云南等28个省的已建、在建、扩建和筹建的多晶硅项目超过50个,中小型企业更是数不胜数,其中大多数企业生产工艺落后、生
产规模小、单纯依赖压低劳动力成本等手段控制生产成本,且均属于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
第三,产能扩张速度超过市场承载能力。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尚未大规模启动,加之相关的配套技术不成熟、太阳能发电成本偏高,导致太阳能光伏
市场的发展较为迟缓。而国内多晶硅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外快速发展的市场所拉动,生产的太阳能多晶硅98%以上用于出口。据统计,从全球市
场的供需情况看,2009年国内多晶硅厂商的有效供货能力将达10万吨,且仍有部分地区的多晶硅项目还在不断上马,产能将会继续扩大,而预期全球
有效需求仅为6万吨,远远小于供应量,产能出现明显过剩。这种供需状况不平衡的直接后果导致了多晶硅价格泡沫的破灭而且其价格仍有继续下探
的趋势。
第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多晶硅提纯生产实行了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使得国内企业在多晶硅
提炼等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延缓了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的速度。
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去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抑制多晶硅等行业产能过剩、抬高准入门槛的相关意见。全国工商业协会新能源商会副秘书长史利民表示,“目前提出的防
止风电、多晶硅的产能过剩,并不意味着国家对于新能源的支持力度会有所减弱,相反,而是更加有针对性有部署地加强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支持”
。在国家加紧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多晶硅行业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在变化中捕捉机遇,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一是正确处理好低水平产能过剩的关系。目前,国内多晶硅低端产品领域存在的过剩产能,大大超过了高端产品的先进产能。据统计,国内截至2009
年年底已经建成投产的多晶硅项目22个,占产能60%的近20个项目平均产能规模为1750吨/年,生产成本60~100美元/公斤。全球近10家供应规模在万
吨以上,成本控制在30美元/公斤的企业成为市场供应主渠道。
二是正确处理好效益与环境的关系。相对于过剩,落后产能对于环境的长期污染才是最可怕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似乎又不是简单的停止设立新建
项目这样的行政程序所能解决。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来换取多晶硅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力求用最小的生态环境成
本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实现多晶硅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三是正确处理好管理和优化的关系。不能片面地追求所谓的政绩工程而盲目吸引和鼓励多晶硅投资项目,而是要扶优汰劣,节能降耗,在加大对技术
领先、低成本、低能耗、无污染项目扶持力度的同时,对高成本、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项目实施坚决的关停并转。
在政策导向方面寻求突破
业内人士指出,生产1吨多晶硅需要16万度电,但1吨多晶硅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在25~30年的使用寿命期内发5000万度电。看上去的高耗能产业
如果能通过终端发电环节的打通将洁净能源惠及中国消费者,就能够成为一个节能产业。
虽然兴起于高暴利下企业追逐利润的自主投资行为,但是多晶硅产业应逐步走向规范。在考虑原料、条件、成本、技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前提下,
有关部门应从规模、技术、环保上来设立门槛,从国家产业规划的角度避免企业盲目上项目,引导其健康发展。
一是加大对硅原料出口的限制和监管力度,严控进口多晶硅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多晶硅产业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发展状况亟待改观。2008年我
国多晶硅产量为4000吨左右,2009年有望达到1.5万吨。在自给率从约20%提升至50%的同时,2009年多晶硅进口却大幅攀升。以天津海关统计的数据
为例,2009年1~9月天津口岸进口多晶硅1955吨,价值1.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8.8%和78.5%。
二是加大对多晶硅行业的监管力度,提高准入门槛,严把项目审批关,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或不允许开工建设。在以往人们认识中
,多晶硅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的产业,但是通过引入配套循环企业和打造产业集群,能够有效降低能耗、解决污染、降低成本,使多晶硅
产业趋于健康发展。根据工信部的要求,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3000吨/年,占地面积小于6公顷/千吨多晶硅,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
60千瓦时/千克,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引导、支持多晶硅企业以多种方式实现多晶硅—电厂—化
工联营,支持节能环保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开发,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节能环保的多晶硅项目的政策扶持力度。发展壮大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市场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国家相
关部门应加大对多晶硅产业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工艺完善、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抓住有利时机发展壮大我国多晶硅产业。
在自主创新方面寻求突破
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使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付出了惨重代价,其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缺失。必须打破硅材料生产设备和高纯度多晶硅依赖进口的局面
,加快提升国内多晶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人才资源是保证。要不惜重金聘请和引进国外一流的、高层次的科研人员和专业人才,同时要抓紧制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育企业
内部具有潜质和创新能力的骨干人才、优秀人才。
第二,技术升级是关键。要主动加强同国外重量级多晶硅生产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惜成本购买国外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生产设备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企业间的差距。要改变过去以争夺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的低端领域市场为主向抢占电
子级多晶硅、半导体级多晶硅、太阳能非晶硅等高端领域市场发展,这样才能从容应对成本不断上升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
三是研发创新是基础。支持最具条件的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法共性技术的实施,加快突破千吨级多晶硅产业化关键技术,形成从材料生产工艺、装备
、自动控制、回收循环利用的多晶硅产业化生产线,材料性能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指标;建成节能、低耗、环保、循环、经济的多晶硅材料生产体系,
提高我国多晶硅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四是强强联合是捷径。鼓励和引导江苏中能、赛维LDK、洛阳中硅等国内知名光伏企业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规模化发
展,从而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利用效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统筹规划加强监管 推动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