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多晶硅低谷中爆发?
010-05-10 11:30文章来源:河南大河报文章类型:转载内容分类:供求
眼下,国内多晶硅产业链上的产品渐次紧俏起来,这会不会出现新一轮多晶硅价格狂潮?
答案或许是否定的。目前,多晶硅价格仍在低位徘徊,每公斤价格在50美元上下波动。这与2008年高位时的每公斤500美元相较,跌去了90%。“以前(干)多晶硅是印钞机,现在(多晶硅生产)是加工厂。”洛阳一位多晶硅生产商不无感慨。多晶硅的暴利时代已成往事。目前,多晶硅生产商能够赢利就不错了。
彼时,暴利引发资本蜂拥而至,国内多晶硅投资泡沫泛起,导致去年9月宏观调控大棒落下。眼下,政策“门槛”垒高之下,先期投资商不得不加紧技术升级,而产能又快速释放,这让国内多晶硅市场迅速成长起来,多晶硅“两头(指原料、产品)”的市场,快速向国内市场转移。
作为国内多晶硅产业布局高地的洛阳,经历了这一轮多晶硅行情“过山车”之后,更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优势所在。但是,要实现《洛阳宣言》“一度电一元”的目标,洛阳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紧俏的市场
多晶硅再次成为紧俏产品。
“现在,从多晶硅到单晶硅,再到单晶硅切片,以及光伏电池、光伏组件,整个产业链上的产品都是紧俏货。”5月1日,洛阳市一位不具名的多晶硅生产商告诉记者。他的脸上泛起了久违的轻松感。
这一局面让洛阳的多晶硅生产商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据了解,洛阳目前正在生产的9家多晶硅生产商在新近一轮多晶硅价格狂泻之下,真正品尝到了从山巅直落谷底的滋味。
“2007年、2008年,国内是一硅难求。能够从多晶硅生产商手中拿到产品批条,转手就可以挣几万元。”上述多晶硅生产商对过往的好日子仍然念念不忘。
2008年10月左右,国内多晶硅价格最高峰时,每公斤达到了500美元,之后就进入到了下跌通道之中,直至2009年6月份跌到了历史新低每公斤50美元。眼下,仍然在每公斤50美元左右徘徊。
但是,让多晶硅生产商感到欣慰的是,与2009年相较,眼下,虽然多晶硅价格在低位运行,但是,产品却再一次紧俏起来。“哪家企业都没有库存,只要有货,就有销路。”
什么原因让多晶硅再一次成为紧俏产品?“搭乘欧洲太阳能政策的末班车(是主因)。”洛阳世纪新源硅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源硅业)总经理杨海健表示。
据了解,欧洲国家早在1997年就实施了太阳能百万“屋顶计划”,这一计划到2010年完成。这些国家在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时进行了大量的补贴。比如德国启动10万套太阳能光伏屋顶计划时,政府不仅为这一计划提供了10年无息信贷,而且还提供了37.5%的补贴。
“今年是欧洲屋顶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现在国内多晶硅经销商都在盯着最后的商机。”上述多晶硅生产商认为。
那么,为什么产品紧俏,价格却一直在低位徘徊呢?
杨海健分析,原因还在于国内多晶硅产能迅速释放。
产能释放的速度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增长的速度,这使多晶硅难以在需求回升情况下,实现价格的回升。
而这一产能释放的效应更是体现在国内多晶硅需求快速从依赖进口中走了出来。“2008年,国内多晶硅生产只能满足20%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去年达到了50%,今年要达到60%,明年就是70%~80%。”洛阳一位多晶硅行业专家如此判断。
调控下的技术升级
那么,这一次多晶硅产品紧俏,会不会只是一次需求释放的回光返照?上述多晶硅生产商不置可否。
不过,对于国际多晶硅价格走势,杨海健仍然看跌。他认为,今年多晶硅每公斤50美元左右,明年多晶硅每公斤40美元,后年会在每公斤30~35美元。
杨之所以不乐观,原因还是在于国内多晶硅的产能释放远大于市场需求的扩大。事实上,这还是去年9月份,国家针对多晶硅产能过剩实施调控的结果。
为遏制国内多晶硅投资风潮,国家在这次调控多晶硅投资上设立了高门槛:一是规模不低于年产3000吨;二是每千吨占地要小于6公顷;三是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的回收率不低于98.5%、99%、99%。这一技术标准,不仅对新上项目是一道坎,就是已上马项目也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才能实现生产。
洛阳市面对多晶硅调控,采取了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支持中硅高科大型四氯化硅氢化技术装备项目开发;支持多晶硅企业进行三氯氢硅提纯工艺和装备技术改造;加大对流化床法、物理法新技术的扶持力度等措施。
据介绍,在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副产品四氯化硅对环境污染严重,如何**治理四氯化硅难题是多晶硅生产商必须解决的技术关。因为每生产1吨多晶硅,就会产生10吨至20吨的四氯化硅。
中硅高科在国家资金支持之下,通过自主研发,攻克了大型四氯化硅氢化技术难题,上马了四氯化硅氢化生产线和白炭黑生产线。初步实现了国内多晶硅生产领域内的“闭路循环”模式,实现零排放。
知情人士介绍,洛阳市的一些小多晶硅生产商已经完成了“冷氢化”技术改造,实现了达标排放,走在了市场的前面。
让新源硅业得意的是,新源硅业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绿色能源实验室签订了三氯氢硅流化床法多晶硅生产实验协议。“(我们)是国际上除德国一家公司之外,第二家拥有三氯氢硅流化床法多晶硅技术(的公司)。”
这一技术突破后,多晶硅直接电耗将低至每公斤24度,多晶硅成本将由现在的每公斤50美元,下降到每公斤20美元。5年前,国内每公斤多晶硅电耗在300度,现在是每公斤75度~150度。
《洛阳宣言》难题
事实上,仅有多晶硅生产商的技术升级仍然难以实现太阳能光伏产业化。“目前,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每度电成本是4元钱。这显然不具备经济效应。”洛阳市一位多晶硅产业专家如此表示。
如何降低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上所有环节中的成本,尽早实现太阳能光伏产业化?在2009中国(洛阳)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会上,国内最主要的13家太阳能产业链企业发布了《洛阳宣言》。这13家企业包括无锡尚德、赛维LDK、天威英利、洛阳中硅高科、江苏中能、四川大全等贯穿光伏行业整个产业链内的企业。《洛阳宣言》的主题是“2010年要实现光伏发电每千瓦1元钱的上网电价目标”。很显然,13家企业的宣言背后是在金融危机导致国内多晶硅产业陷入调整之中时,光伏产业要实现突破,只有链条内的所有骨干企业加快工艺研发、不断提高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技术水平,大幅下降光伏发电的成本,其国内市场的实用价值才会显现出来。
“一元工程应该理解为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多晶硅上游的事情,也是下游的事情。它有赖于产业链条上各个企业联合行动,共同来降低成本。这就显然不能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在这位专家看来,政府在其中也应该发挥纽带作用,通过政策杠杆扶持骨干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共同提高技术水平,扩大产业规模,大幅度降低光伏产品成本。
上述专家分析,洛阳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上,上游有中硅高科为代表的十余家多晶硅生产商、洛阳单晶硅生产商,下游有洛阳尚德、阿特斯等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商,还有四季沐歌太阳能热利用生产商等。如何协调上下游产业链各生产商,共同促进洛阳区域内产业技术与生产效率提升,眼下就是一大课题。
洛阳的目光
虽然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洛阳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难题,但是,杨海健仍然认为,洛阳已经抢占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先机。
在杨看来,洛阳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不仅有洛阳单晶硅公司(俗称740)这样的产业基础,更重要的是740成为洛阳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黄埔军校”,为洛阳多晶硅产业发展输出了大量人才。
知情人士透露,中硅高科成立之时,其工艺技术装备安装调试生产的人员,大都来自740。这些人才又成为整个洛阳多晶硅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就是眼下,全国各地多晶硅企业上马,都会有740技术人才的身影。
国家多晶硅产业发展实验室落户洛阳,河南省多晶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洛阳正是洛阳成为国内多晶硅产业发展技术“排头兵”的有力证明。
而洛阳在多晶硅产业发展上的规模优势,也较为突出。十余家多晶硅生产商较为集中的布局,以及相关产业链企业的进驻,让洛阳与四川、江苏、内蒙古三地一起,成为国内四大太阳能光伏产业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在产业集聚发展上,洛阳将引导硅光伏项目分类向产业集聚区布局。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光伏产业研发基地和半导体产业集聚区;把洛龙科技园产业集聚区和偃师市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光伏产业集聚区;在宜阳、偃师、洛新、伊川等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工业硅、硅化工、多晶硅以及配套产品等。
在推出完善光伏产业发展的扶持激励政策基础之上,洛阳还将通过举办国际建筑光伏展,加快推进太阳能光伏、光热产品交易市场和物流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在城市道路、城市亮化工程和大型楼宇建设太阳能路灯、光伏发电设施。
“到2015年,全市力争完成硅及光伏产业总投资843亿元,把洛阳建设成为国内产能最大、产业体系和链条最完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硅光伏产业基地。”洛阳市发改委一位人士这样描述。
个人感言:洛阳硅产业其实不怎么样哦。
中硅,终归?浮躁过后,回归平静。 中硅了解几分,曾短暂的呆过,几个大学室友也有的当上了车间主任,那里以前还是可以,度过了硅业的黄金时期,现在感觉没有什么竞争力,有的分厂天天都在赔钱。 是吗,现在形势这么不好吗 中硅不牛么
字数要求... 中硅就是多了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并不看好其发展壮大,没那种气质!说话的人多,干活的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