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细孔块状硅胶的生产
粗、细孔块状硅胶1.稀酸和稀硅酸钠的配制: 使用的工业硫酸外观为无色透明微带灰色的粘稠液体,在反应釜中进行配制,稀硫酸浓度为30土0.5%,相对密度1.217。 稀硅酸钠的配制在沉淀罐中进行,配制成相对密度 1.25,Na2O含童6.0-6.2%的稀液,经充分搅拌分析合格后,静置沉淀48小时以上即可备用。上层清液用于制备硅胶,沉淀残渣需冲刷回收后,再进行下次配制。
2.制胶 将配制合格的酸和硅酸钠溶液经过计量后,分别放入酸、硅酸钠耐压贮罐中,作压力达一定时,开启阀门,使酸与硅酸钠按要求流速进入反应喷头,生成溶胶, PH值控制在2土0.2,游离酸0.2~0.7%,反应温度控制在20-30℃.溶胶进入老化槽中,经过一定时间胶凝,生成水凝胶在一定温度下老化36小时以上。
3.凝胶洗涤老化后将不大于3cm的水凝胶块装入水洗槽,进行洗涤脱盐,除去硫酸钠。水洗后,可用不同处理方式制得不同品种硅胶。制备粗孔硅胶:洗后水凝脱离危险在水洗槽中进行氨水处理。首先在高位槽子内用自来水和氨水配制成稀氨水,浓度为0.13~0.18%,放入水洗槽中浸泡水凝胶达16小时以上,当2~2.5cm胶块内部含碱量达0.03%以上即完成。制备细孔硅胶:用PH值不高于4的酸化自来水洗涤,保持一定温度,洗涤剂合格后,用含H2SO40.016~0.020%的自来水浸泡水凝胶,温度为20~30℃,时间达12小时以上,当2~2.5cm胶块中含酸量为0.01~0.015%,即达到浸酸处理要求。粗、细块硅胶在洗涤脱盐和氨(酸)处理过程中,均严禁胶块露出水面。
4.干燥、筛分和包装将洗涤脱盐加氨(酸)处理后的水凝胶捞出,淋水后装盘,置于干燥车上推入干燥室进行干燥,温度110~130℃,经16~20小时,然后再进行热风干燥,当物料水份含量达到8%以下即可出料。干燥后硅胶要进行筛分。筛分后,再将合乎要求硅胶进行二次干燥,粗孔硅胶干燥温度为110~120℃,细孔硅胶干燥温度为120~140℃。当水分低于2%时,即可出料进行包装。
[ 本帖最后由 chc1125 于 2008-11-25 16:21 编辑 ]
资料倒是不错,就是太简单了,建议来个流程图
[ 本帖最后由 limingshuguang 于 2008-11-27 09:34 编辑 ] LZ的资料不错,但似乎有很多问题,并不是大生产的工艺。 比如:当水分低于2%时,即可出料进行包装。
水分太高了嘛 。 呵呵,还是直接买吧...
页:
[1]